标题:2012年度十大“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
作者:
日期:2014-09-07 20:10:43
内容:

(一)

徐德光——马背上的校长

 

徐德光,男,1957年生,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扇子林小学校长。19758月,刚刚高中毕业年仅17岁的徐德光便自告奋勇到扇子林小学任教,从此他的人生便与深山中的孩子们连在了一起。31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有200多人,其中4人考上了大学,20多人考上中专,100多人读完了高中。为此,徐校长也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当地群众都称他为“马背上的校长”。

主要事迹:

扇子林小学地处贵州大板水次生带原始森林的大山深处,海拔在1500米以上,学校覆盖区域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居住着苗、汉两个民族的4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教学点涵盖3个村民组40余户人家,最少时只有8个学生,最多时也只有30多个学生,学生们到学校的两条路都有七八公里长,往返需要5个小时,大山陡峭灌木丛生,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当年18岁的徐德光整整用一年的时间砍出了一条5公里长的羊肠小道,后来又用黄土、竹篾夯起3间土屋,附近的孩子才开始有了读书的地方。

徐德光校长的家住在山下的金庄村。为了节省来往学校的时间,10年前他和妻子卖了两头猪和一些粮食,花一千多元自费买了一匹马作为交通工具,到现在已经换了两匹,现在用的这匹马名叫白龙。山里孩子上学路远,路又难走,碰上雨天徐校长便骑着马到学生家里接他们上学,学校用的教科书、教具、生活用品全靠他的这匹马驮上山。至今那匹和他岁数差不多的老白马还陪在身边。一次,他从马上摔下来,被摔得头昏目眩,顿时失去了知觉,幸好有群众上山干农活发现了他,将他扶回家,经医生诊断为胸肋骨折。家人心疼地劝他放弃,他淡然一笑:为了深山里的孩子们将来有出息,就算豁出这条命也值。

这间只有4个年级的学校被称为马背学校2008年凝冻后的大年30,红花岗区委书记王进江走了3个小时来到这里,临别时问徐老师最迫切需要什么,徐老师只说了一个字:路。路基修通了却再没有钱进行硬化了。一个叫陈仁贤的村民挺身而出,自愿捐助100万元来完成后续工程。这位40冒头的村民正是徐老师第一届学生中的一个,因为外出创业而有了积蓄。陈仁贤说徐老师永远是他人生的老师,他为了这个地方耗费了一生,他让自己知道什么叫我们。与马背学校遥遥相对的是一家新建的养猪场。这也是陈仁贤刚刚投资兴建的招了近10村民务工。其实只有陈仁贤知道,因为路远他的这个养猪场是亏的,但是工人都是高工资为什么明知道亏的风险很大却还是要在这里建?陈仁贤这样回答:我没有徐老师的水平可以教娃娃文化,我是想通过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化开化这里的经济观念,增加增加村民的收入,为家乡做点有用的事。

陈道坤这位从1992年开始就在这里代课的教师整整20年,也是徐老师第一届学生中的一个。在外面打工一定比现在800多元的工资高很多,而且现在也转不了正。但是陈道坤说自己不会走,因为他亲身经历知道孩子们是多么需要这间学校和负责的老师。而就在一年前,该校毕业学生、徐老师的女儿徐泽燕刚从大学毕业时也自愿来这里代课了一年。

因为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又是山路,学校每天9时上课,中午不休息,下午4时放学,几名教师和学生一样每天只吃两顿饭。对于徐德光老师来说,最为开心的事情是刚刚修通了一条近10公里、连通教学点的水泥硬化公路。

学校目前除校长外还有2名代课教师,22名学生。徐校长把学校看作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起跑线,作为一校之长他自然成为了这些孩子走出大山的引路人,他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

(二)

邓丽——绽放在“高原”上的美丽之花

 

邓丽,女,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中营乡高原小学副校长。2008年,邓丽从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原中南民族大学)毕业后,在武汉宏鹏职业学校任辅导员。2009年,辞去高校辅导员职务,选择回乡支教,并且主动申请从条件较好的八峰民族学校调到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的中营乡高原小学任教。2012628日,邓丽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表彰为全州创先争优先进党员

主要事迹:

高原小学地处高寒地带,海拔1800多米,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在邓丽到来之前,学校只有7名男老师,平均年龄52岁,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严重。邓丽的到来,给学校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她对每位学生都给予关注与关爱,许多问题学生在她的面前变得阳光、积极向上,她也因此成为学生最贴心的朋友。

邓丽在这个偏远高寒的学校一呆就是三年,她从没怨言!用自己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着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有不理解的人说她是傻女,这么年轻在这里浪费青春。对此她只是微微一笑,依然把这份真挚的爱传递给这高山之巅的孩子们。

在学校,她担任了一个年级的班主任,任教一个年级的语文,四个年级的英语和全校的音乐课,还兼任了少先队辅导员和女生寝室管理员,课程多,任务重,但邓丽老师却从没有怨言。孩子们现在也学会了说普通话,学会了英语。她把学校的文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年六一,全校孩子要坐农用车到20多里外的集镇上,眼巴巴地坐在台下为别人鼓掌。然而邓丽到高原小学后的第一个六一,她组织老师们把破旧的课桌腿锯掉,拼成舞台;把泛黄的墙壁贴上图片,涂上色彩,和孩子们一起排节目,做道具,想创意。在邓丽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孩子们第一次在自己的学校过上了六一,第一次走上了自己的舞台。

近三年来,邓丽在学校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她注重引导,不断鼓励,让一个个羞涩的孩子变得自信,让一群群成长的孩子增长才艺。邓丽班上有个9岁孩子叫春琼,这个孩子以前很害羞,很自闭,每次回答问题总是怯生生的,经常低着头,不停地咬手指。邓丽不厌其烦的教她唱歌跳舞,用相机录下她的歌声,放给她听,引导着她逐渐放松自己,不断激发她的文艺兴趣。现在,春琼像个城里的小姑娘,落落大方。

支教几年来,邓丽先后被评为恩施州师德模范,鹤峰县优秀共产党员,恩施州优秀校长,并在全州各县做师德巡回报告,很多老师和学生受到深深的感动。201111月,邓丽在全国中小学教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为支教生树立了榜样。近三年来,她还为孩子们募集到了新课桌,新衣服,学习用品等等,还为学校特困生彭少莲找到了资助。201110月,她又努力争取,为全校孩子们募集到免费午餐基金20万元。这意味着,在此后三年里,全校每个孩子每天中午,都可以吃到免费可口的饭菜。

(三)

宋玉刚——给山里的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宋玉刚,男,19758月生于西藏,祖籍河南郑州,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教师。1997年,年仅22岁的宋玉刚从拉萨师校毕业,分配到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宋玉刚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上课、备课、改作业、关照孩子们起居、个别辅导、家访……宋玉刚忙得不亦乐乎,许多时候忘记了吃饭,饿了就买些方便面。细心的藏族老师看见了,便邀请宋玉刚到他们家吃饭,拿出酥油茶、风干牛肉等招待他。

主要事迹:

宋玉刚是学校里唯一的一名汉族老师,而学生全都是藏族孩子。刚来学校的时候,宋玉刚一句藏语都不会说,而孩子们也压根儿听不懂汉语。宋玉刚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能够流利地使用藏语了。他不但向汉语说得比较好的藏族同事学习,还主动向学生请教。在这一过程中,他也不忘激发学生说汉语、学汉语的热情,跟他们学一句藏语的同时也教给他们一句汉语,老师学生互相学习,没多久,宋玉刚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了。

4500米--这是宋玉刚工作所在的拉萨墨竹工卡县日多乡小学的海拔高度,冬天这里连打火机都打不着。宋玉刚是“藏二代”,父亲1954年进藏,参与青藏公路建设,出生成长在西藏的宋玉刚1997年,也就是22岁时从拉萨师校毕业,被分配到日多乡中心小学。

8年--走进偏远山沟,从失落到眷恋。宋玉刚为工作,自2003年起,一直未能探望已退休回到河南养老的父母。只是父亲2010年曾来过一次西藏见面。宋玉刚惦念年迈双亲,也牵挂着学生和工作,面对两难选择,他每次都选择留下。

13年--宋玉刚从22岁起投身西藏山区教育,把13年青春岁月献给了他所深爱着的藏族孩子。说藏语、吃糌粑,融入藏民生活,他成为藏族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工作13年来,宋玉刚几乎去过每个藏族学生家里家访。夏日,跋山涉水;冬季,踩冰踏雪,山路崎岖,加上高原缺氧,家访路途漫长而艰辛。日复一日的练习、打磨,四年努力,宋玉刚终于能用藏语表达,跟藏族学生家长交流不再有障碍。

宋玉刚逐渐适应了山区教学环境,同时,爱情也悄然降临。2004年,藏族姑娘德吉措姆调入小学,两年后宋玉刚和德吉喜结连理。

宋玉刚的两次调动机会,一:根据西藏当地规定,在高海拔艰苦地区工作满五年,可申请调动去条件较好的地方任教;二:从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宋玉刚,上集要求调到县教育局工作,但两次机会宋玉刚都放弃了,因为他已经深深爱上藏区的土地、藏族孩子和自己的事业。

宋玉刚最突出的贡献: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在他的教授下,目前日多乡小学全部学生都掌握了电脑知识,教师也能熟练使用电脑制作课件,宋玉刚还经常通过网络下载全国优秀课件,让牧区的藏族孩子和大城市孩子一样,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学校也被评为远程资源教育示范学校国家远程资源教育示范点。现在日多乡小学新生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00%

 

(四)

肖山——风雨过后有彩虹

 

肖山,男,19663月生,上海体育学院毕业,海南省琼中县琼中中学体育足球教师。在肖山老师的教育、训练下,2009年,琼中女足夺得全国青少年女足比赛铜牌。2010年琼中女足获得全国青少年女足比赛第四名。琼中女足中有6名队员拿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有13人考上了大学。2011年,琼中女足2位队员入选国家女子足球队中青集训队。

主要事迹:

 2006年,肖山应恩师谷中声的邀请,辞掉湖南一家男足俱乐部教练的职务,放弃三万元的月薪,来到来到国家级贫困县琼中中学担任体育支教教师,负责组建琼中县女子足球队,建立起海南省第一支业余女子足球队,在这里,他的薪水,一个月只有1500。过去的六年,他带着大山里的姑娘,从零开始,一边练球,一边开荒种菜、捡破烂筹集资金,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障碍与阻扰,如同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一度夺取了全国比赛的季军。

6年,肖山改变了很多姑娘的命运,他把一些原本初中就辍学的姑娘送进大学、国家队,享受到足球与团队给她们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他让姑娘们真正懂得用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201010月,陈欣、王丽莉入选中青队集训。陈欣又入选2012世青赛中青队女足大名单。手把手教出来的球员接连入选国字号球队,肖山最是自豪——“她们实现了我年轻时无法实现的目标,达到了我作为足球运动员无法达到的高度,这是我最大的快乐。肖山印象深刻,刚招队员时,这些孩子们眼睛乌溜溜的,非常纯净,但却有点空洞。现在,队员们的眼睛里有了内容。因为踢了足球,女孩们第一次坐了火车、乘了飞机,第一次到了上海、去了北京。现在,队员们有理想有追求,有了新生活。

20119月,根据海南师范大学的体育招生政策,琼中女足首批主力队员陈欣、王丽莉、王晓妮、高禹萱、陈巧翠、伍子璇6个人,在通过了文化课考试之后,开始了大学生活。今年9月,王玺燕、王薇、周亚利、王小玲、林娜、王亚哎等6人,成为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2012级的新生。刚升入大二的陈巧翠有了新的想法:准备考研究生,有可能的话出国学习,将来研究如何让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更科学。身高1.74米的林娜,身材苗条,在广州等地比赛时数次被模特星探看中。但是,林娜并没有T台的梦想,我只想当足球教练,希望有一天回去帮教练带球队。如果将来自己所教的球员踢出成绩,我会特别有成就感

在肖山的眼里,这帮孩子就是海南足球的火种。她们如果一个带20个,20个带400个,海南足球就会处处开花,海南的足球就会腾飞!

(五)

于贵勤——用爱和生命去坚守

 

于贵勤,1956年出生,198710月入党,满族,大专,河北省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1996年荣获全国优秀新闻人物称号;1998年她荣获教育部优秀教师王丹萍基金奖,1998年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999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2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5年被河北省政府记一等功,被省妇联评为十大女杰并记一等功;200710月光荣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2008年获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候选人提名。2009年入选建国以来河北省最具影响力劳模提名奖,200912月被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老区妇女创新创业标兵”称号;2010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曾三次作为河北省代表进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央电视台曾三次进山将她的事迹拍成《冬天里的故事》、《梦圆孤山》等专题片播出,2010年,参加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组织的河北省“全国劳动模范”事迹巡回报告团活动。

主要事迹:

1980年,于贵勤在邓上乡东三十家子村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199010月,组织上决定把她从条件优越的一所县级重点小学调到河北与内蒙交界的北大山脚下—孤山小学任教。这里距县城240多华里,是个山老边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才短缺的穷地方。当时的孤山小学只有一个5元钱的手摇铃,12间破旧的教室,一张课桌要挤四名学生上课。学校的校舍因年久失修缺门少窗,既便生着火炉,也会被冻的瑟瑟发抖。那年冬天,别的班级因教室太冷不能上课陆续放假了,因为带的是毕业班,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她就把全班学生都领到家里上课,没有黑板,就用面板代替;没有板擦,就用毛巾代替;没有桌椅,就用木板搭成座位。这样,她的家就成了孤山小学的“临时课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她把昔日名列全乡教学水平倒数第一的毕业班的学生,全部送入了初中。这一年,她被任命为该校校长。教学成绩上来了,剩下最让她头痛的事,就是改善办学条件。怎么办?只能向上级争取资金。因为家离车站远,每次跑出来一趟,她都要半夜4点就起床,路上没有一个人,还要经常顶风冒雪,就这样一趟趟、一回回。凭着一个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对事业的矢志不渝的精神,还有对孩子们的爱,20多年来,她先后为学校争取资金、物资合计200多万元,使孤山小学的教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个占地1.3万平方米、能容纳200多名学生上课的小幼一体、六年一贯制、一流乡村寄宿小学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于贵勤20年没休过假期和星期天,就连丈夫脑瘤手术,女儿腿骨折,父亲去世她都没有耽搁学校的工作。2001年,她的丈夫患了脑瘤,住进了北京的一家医院,可就在丈夫手术完的第5天,她含泪坐上汽车回到了学校。冬天为了不让孩子受冻,每年长达5个多月的取暧时间,没有节假日,除了主持学校日常工作外,还义务当起了锅炉工,并且一烧就是8年,因为长年的劳累患上了心脏病,没办法只能吃着止痛药硬挺,累得有时站在锅炉帝旁拄着两米多长特制炉钩就睡着了。没有别的,就是一份执着,一份责任,一份感情,一份爱。县领导曾考虑到她这么多年实在太辛苦,想给她换个舒适轻松点的工作环境,但是她得知后主动找到领导说:“还有很多孩子需要我,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我不走”。就这样她一干又是10年。

于贵勤既是学生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亲人。多年来,于贵勤为学生的生活费、学费、医疗费究竟花了多少钱谁也不清楚,但人们知道于贵勤每月的工资根本剩不了多少,为了补贴生活她把新房子给卖掉了,一家人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对于李德福、李德民、李德新这三个孩子来说,遇上于老师是他们一辈子的幸福。由于父亲车祸去世,母亲难负生活压力,改嫁去了遵化,三兄弟面临着辍学和生活的难题,知道这个情况后,于贵勤毅然承担起了抚养的责任,一晃就是11年。现在三个孩子都早已长大成人,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孤山村20年来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没钱而辍学,有200多名贫困生受她的资助完成了学业。

于贵勤从教30多年来,她把爱洒向山村,让孩子们享受知识快乐同时,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

(六)

刘效忠——深山里的红烛

 

刘效忠,男,1954年出生,黑龙江省木兰县东兴镇五一村小学教师。他独自一人在五一村西二屯下伸点任教31年。

主要事迹:

西二屯是木兰县东兴镇五一村的一个二十几户人家的自然屯,地处小兴安岭余脉的大山深处,三十年前屯里的孩子要想念书就得翻山越岭十几里到五一村小学。1980年教育实施密网布点屯屯建校,西二屯也将要设制下伸点。作为村里唯一一名知识分子,只有初中毕业的刘效忠被村长告知他被任命为下伸点的带课教师。从此他校长、主任、各学科教师,一肩全挑。由于屯里的11个孩子年龄参差不齐,班级是四组复式。刘效忠每天要备一至四年级,各学科的课。为了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他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中函学习,从此每个星期天和寒暑假他都要骑车几十里去镇里学习。

学校门前小河一到汛期就会涨水,三十多年来,刘老师每天早早的站在河边挽着裤脚等待着迎接学生的到来,把他们一个个抱过河去,放学时再把他们送过河来。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改善教学环境,一次次家访,给学生赠送衣物学习用品,承担读书费用,并且顶着家人的反对,让学生吃住在自己家里,还让同学们主动和他一起玩耍,凭借真诚与执着,在他任教的三十几年里,西二屯再也没有不入学的适龄儿童和中途辍学的学生。刘效忠使西二屯这个落后的村落的人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西二屯虽然至今不富裕,但家家砸锅卖铁也供孩子读书的重教精神是全县闻名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刘老师的功劳。从西二屯走出来的学生以及村里的人对他都心存感激。

几十年的教学生涯里,刘效忠十分注重创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成立绘画小组、阅读小组等课外小组,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更快乐地学习。从1995年至今,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西二屯,先后有18名学生考入全国统招大学。

他的学生魏茂岭,200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至今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体公司,在单位经营处任副处长,参与了神舟八号的设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怀着对刘老师的感恩和尊敬,他写了这样一封信:我庆幸我生在那个小山村,我更庆幸这个小山村有刘老师,我有幸成为您的学生,而且您教了我整整4年。

还有两年退休的刘效忠,决定站好教书生涯的最后一班岗,现在住宿在中心小学,兼任学校的值班员。刘效忠在三尺讲台上,用青春和热血放飞了大山的希望;把心血和汗水流给了这里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们;用大山般的师魂,震撼着西二屯人的心灵。

(七)

马复兴——用残臂给山区孩子插上翅膀

 

马复兴,男,回族1959年生,中共党员,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教师。被评为青海省残疾人自强模范、青海省职业道德模范、西宁市优秀教师、青海省双十佳标兵、青海省优秀教师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多次被授予湟中县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981年,马复兴开始在下麻尔村小学教书。他,没有双手,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31个春秋,字写得工整,画画得漂亮;他是个地道的农民,却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主要事迹:

马复兴出生仅四个月时,掉进了炕下的火堆里,从此失去了双手。19813月,马复兴由村党支部书记推荐,成为了下麻尔村小学的民办教师。面对有些学生和家长不放心的目光,马复兴用自己的顽强努力和坚韧执着,终于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马复兴主动承担了和正常人一样的工作量,一周教二十几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多累多苦,他都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拿备课来说,因为残臂写字比较慢,别的老师备完课了,他还在备课,几乎经常熬到凌晨一两点钟,可从未耽搁教学进度。马复兴的一位同事不无敬佩地说:“也就是他,如果换了别人怕是一堂课也教不下来。他经常上完一堂课下来,头上、脸上、衣服上落满了粉末,吞食的‘粉灰’肯定比我们多得多。就这样,他干了29年,干得还很出色!”

下麻尔村地处青海省封闭落后的脑山地区,部分群众教育意识淡薄,曾经存在比较严重的学生辍学现象。面对这种情况,马复兴坚持不懈地到辍学的学生家里挨家挨户做家访,即使有时候遇到学生家长的不理解,自己遭受委屈也无怨无悔。最终,他凭借自己的真诚和爱心打动了学生和家长,不仅使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还逐渐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年来,在马复兴的努力下,有200多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有很多还考上了大学。如今,下麻尔村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100%

马复兴对学生和学校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学生身上,他能释放出爱的最大潜能。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赶到学校,晚上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他的妻子、同时也是他的同事赵玉花说,老马离开学校就感到寂寞,学校就是他的家。他的学生说:“马老师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当别人问他辛辛苦苦图什么时,他回答:“我啥也不图,只要我的学生从我的付出中能学到文化,成为有知识的人,我就满足了。”

如今,马复兴的两个女儿也要接过父母的教鞭成为老师了。马海蕾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女儿是马复兴心中的骄傲,父亲同样是女儿的骄傲:“小时候我向父亲要练习本,他经常不给,却总是见他给学生送本子。我们总怪他偏心。现在我才理解:女儿是他的义务,而学生是他的责任。责任才是他的生命。”如今马海蕾毕业在另一村当老师。小女儿也上了咸阳师范大学即将毕业。两代人的教鞭在延续。

 

(八)

陈万霞——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陈万霞,女,1969年生,合肥肥东县陈集乡阳光小学校长。她用一片爱心为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先后被评为合肥十大新闻人物老师妈妈、“肥东县首届道德模范”,获得“合肥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中国好人榜好人提名”和最美合肥人称号,2012年“中国好人”,现为县政协委员。

主要事迹:

陈万霞,是一名从事十几年小学教育的乡村代课教师,2005年,因布局调整,陈万霞执教了15年的小魏小学停办,她被县城一所民办中学聘请为政教处主任,月工资是在小魏小学半年的工资。

“但我心里仍然放不下原小魏村小学的孩子们。”陈万霞告诉记者,原小魏村小学撤销之后,该村的孩子们只能到距离该村5里路左右的大魏小学或赵集小学读书,由于孩子们年龄小,路况较差,步行到那两所学校至少要一个小时,春夏季节还好些,一到了秋冬季节,孩子们天不亮就得起床,每到雨天就更不方便。

安徽省肥东县陈集镇地处偏僻,大魏村属三乡交界,人口密集,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这里教育落后,交通落后,孩子们上学困难,并且农民工多,8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陈万霞下定决心回乡创办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一年过后,她还是回到了已经成为废墟小学旧址。

20068月份,在当地群众和政府的支持下,陈万霞创办了肥东县陈集乡阳光小学。为全国首个留守儿童寄宿制村级小学,第一次招生64人,目前已有310个学生,16名教职工,其中220个孩子是留守儿童,所有的教师都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该校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摒弃陈旧的农村教育模式,以德育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教育。

阳光小学是镇里唯一一所寄宿制小学,并且收费很低,远近村子甚至其他乡镇的很多父母都愿意把孩子送到陈万霞这里上学。为此,四十三岁的陈万霞特意去学了开车,到了周末校长就变成司机负责接送孩子。到王圩村村口,学生程芝梅的奶奶让陈万霞到家里去看看,孩子正哭闹着不肯上学。程芝梅的妈妈去年因病去世,一个多月前她的爸爸又在工地上出了事故离开了人世。8岁的程芝梅成了孤儿,只好跟着70多岁的奶奶生活。奶奶说只要谁不小心提起她的父母孩子就会伤心大哭。在陈万霞的安慰下,程芝梅总算安静下来,和大家一起上学去了。放下这一批孩子,陈万霞又调转车头赶去接下一批孩子,就这样来来回回一下午她要跑上五六趟。晚上孩子们很早就睡下,而陈万霞还要到每个宿舍查夜。阳光小学有三百多学生却只有十三名老师,所以作为校长陈万霞也兼着六年级的语文课和班主任。

当时县教育局领导审核,问及陈万霞学校的定位,陈万霞回答:一是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暖的家,二是为乡下孩子创造优质的教育平台,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同等的教育。县局领导觉得定位可能高了点,但事实证明,她做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学生无论是体育、美术、舞蹈,还是文化课都多次在乡、县、市获奖。

2007年,随着阳光小学的冉冉升起,群众开始信赖,领导开始格外关注,本地其它公办小学开始意识到压力,各校领导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在陈集乡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教育氛围。县领导、市妇联等前来看望孩子们,市少儿图书馆还在阳光小学设立了一个分馆。2009年,阳光小学被县教育局推选为“省级优秀学校”候选学校,也是肥东县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

陈万霞说:如果有时间,她和她的学校,她的学生、她的老师们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只为记录其中的梦想、辛酸、泪水、欢笑、青春、热情、智慧、感恩、收获……她说,其中她是弱小的,农村孩子的落后教育现状,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困境,她倾其所能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希望全社会给予关注与关爱。

(九)

吴金成——豆腐老师愿做苗寨石板路

 

吴金成,男,29岁,湖南省湘西凤凰县禾库镇茶寨村小学老师。2007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他为了山里的孩子,扎根苗寨,放弃了深圳月薪2700元的教学岗位,毅然选择回乡做一名教书匠,教学期间,他坚持磨豆腐卖购买学具,被群众和学生亲切地称为豆腐老师。这位80后小伙子就像苗寨里的石板路,用坚韧执着和对大山的深深热爱,承载起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主要事迹:

80乡村教师吴金成,大学毕业后,在去深圳教书等多种机会下,他最终选择在乡村当个代课老师,每天拿起锄头当农民,放下锄头当老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豆腐老师。他像个做豆腐的师傅,又像个走街串巷的商贩,像个电工又像个木匠,可就是看不出,他是个已经毕业5年的大学生。一个大学毕业生为什么舍弃诸多好机会,宁愿在乡村当个代课老师呢?

20077月,吴金成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一心想考取县上的特岗教师。因为还没到报名的时间,他就先回到家乡湖南省凤凰县禾库镇茶寨村。刚回到村里就听说,村小的老师被调回镇上教书了。看着孩子们新学期就上不了学了,吴金成暂时担任起代课老师来,可没想到这一干却耽误了考特岗教师的机会。因为特岗教师只招应届生,吴金成也失去了可能得到编制的机会。

在做代课老师的同时,吴金成做起了豆腐。因为家离学校有一个小时的山路,为了赶在9点前能到学校,他每天早上都是5点起床,利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把前一天晚上泡好的豆子做成豆腐。吴金成的豆腐在全村都是有名的,一般不到20分钟就能卖光,每天能够净赚12块左右。但这么辛苦挣钱,不是为了贴补家用,而是全部用来给孩子们买学习和体育用品。从黑板到三角尺,从跳绳到羽毛球拍,从修缮学校用的石棉瓦到奖励孩子们学习的字典、糖果,都是靠吴老师每天挣的12块钱,一点一点买回来的。

茶寨小学教学点是典型的一师一校的模式,吴金成既是老师,又是校长,既是管理员,又是保姆和维修工。大学实习期间,吴金成只教语文。这五年来,吴金成要教三个年级的全部课程,进行复式教学,工作量增加了许多,吴金成像一个陀螺,不停地转。再苦再累,他也坚持起早摸黑磨豆腐:多挣一点钱,就多买一件学习用品,辛苦不算什么。

几年来,吴金成不断做家访,使茶寨小学的学生由原来的28个增加到了48个,茶寨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都达到100%。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穷而辍学。48个孩子,80%是留守儿童。吴金成帮他们剪指甲、梳头,督促他们洗脸、洗头、洗手,教他们生活知识,他说,孩子们变得漂亮了、帅了,坏习惯都没有了,这是自己最大的欣慰。许多的付出,有人不解,而我却很快乐

五年来,吴金成没有请过一天假,因为只有他一个老师,他一离开,学校就要停课了。2010年,吴金成结了婚。有了妻子的理解和帮助,学生又多了一个人照顾,但妻子从没因此领过一分钱的报酬。从民办教师到代课教师,吴金成的工资从三四百元涨到了八百多元,家中仍然很拮据,有时连基本生活也难以维持。好几个在深圳工作的大学同学都劝他:你有齐全的证件,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去深圳,非要在这鸟不生蛋的地方苦熬?一些村民也劝他:跟我们到山上挖石头吧,挖到了一块最少能得100元,遇到好石头,一块能赚上万元,抵得上你一两年的工资。有一次,吴金成也动了心,利用周末挖了一天石头,卖了720元。但他想到,自己一走,茶寨的40多个孩子就可能失学。犹豫再三,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可能发财的机会。吴金成说:我留在茶寨,孩子们就快乐,以后他们也会幸福。没有运动场所、没有电、没有讲台,我们依然唱歌,用笑声、歌声表达我们的快乐。

 

(十)

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留下是为了他们走出大山

 

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男,1982年生,新疆塔吉克族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马尔洋小学校长。2005年,年仅23的的阿力甫夏从喀什师范学院毕业后,来到昆仑山里的班迪尔乡小学,在这片大山里已坚守7年,让山里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了汉语,他骑着骆驼上百次地翻山穿河,劝说家长,7年来共挽救了40多名失学儿童,为大山里的人们能够走出大山做出了贡献。

主要事迹:

地处祖国边境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海拔3100米,被昆仑山所环绕,居民散落在深山峡谷之中。长期以来,这里的居民生活贫困,不懂汉语,一生也难得去过两次县城,很多孩子失学在家。

这里山路崎岖,没有电,没有信号,但是阿力甫夏坚持了下来。由于阿力甫夏精通汉语,改变了这里只有三年级以上的班级才有汉语课的现状,从一年级开设了汉语课。

在班迪尔乡小学的6年里,阿力甫夏给学生们打下了坚实的汉语基础,现在已有三十多名的学生考上了中专或高中,有些孩子也将在今年参加高考。

20112月,当班迪尔乡小学条件改善以后,阿力甫夏又被派到更为偏远、条件也更为艰苦的马尔洋乡小学。马尔洋乡小学距离县城130公里,学生都是周边牧民的孩子。阿力甫夏来到这里后,学校只有十几名学生,而且没有一个能代课的老师,更别说汉语老师了。为了让孩子都能够上学,阿力甫夏骑着骆驼挨家挨户地去劝说家长,一共走访了四十多家。最远的路程骑骆驼来回要半个多月,最近的也要四五天,道路艰难的难以想象。每次走访都要穿越叶尔羌河24次,爬过十几处陡峭的悬崖路,阿力甫夏的脚都磨出血来。最终,经过阿力甫夏的努力,现在马尔洋乡小学,已经有61名学生,也有了14名教职工。阿力甫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努力挽救了四十几名已经失学的孩子。

现在马尔洋乡小学只有三个年级,阿力甫夏身兼校长、汉语、数学、体育老师。每年寒暑假的时候,阿力甫夏都要组织老师,骑着骆驼翻山越岭、穿越河流去接送孩子,这让原本不愿让孩子上学的家长们感到温暖和放心。

每个周末只要有时间,阿力甫夏都要骑着骆驼去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告诉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访过程中,阿力甫夏了解到三年级的学生买西来普的家庭处境,买西来普的父亲放牧时摔下山崖身亡,家里剩下母亲和妹妹,生活上只能解决温饱。为此,阿力甫夏对他有了更多的关注,并多方联系寻求帮助,最终,为买西来普找到了红十字会的对口支援,每年有600元的补助。受到这样帮助的孩子还有很多在阿力甫夏的努力下,几年里共有20多名孩子受到十字会的帮助。

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个学生,阿力甫夏想到了登记新出生孩子的办法,每半年登记一次,数着日子,只要孩子到了七岁,他都要骑着骆驼到牧民的家中把孩子接到学校。

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说:“现在这些孩子就是我的全部,我是真的懂了教师这个职业,也是真的舍不得这些孩子们。”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